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鲁大师在线观看日本电影,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廣西新聞網 > > > 市縣融媒體中心作品精選 > 熱點推薦 > 正文

內澇中的暖光!百色德保縣都安鄉凌圩村搶險救災的溫情畫卷

2025年10月24日 20:42 來源:百色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覃健 通訊員 岑秀杯 黃麗電 文/圖 編輯:曾園棋

受前期持續降雨影響,百色德保縣都安鄉凌圩村發生了內澇災害,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危急時刻,都安鄉政府、縣水利局的工作人員以及鄉衛生院的醫務工作者化身“逆行者”與“貼心人”,從汽艇送糧的奔波到趣味宣講的貼心,再到上門巡診的堅守,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以一件件民生實事,在內澇災害中書寫著一幕幕溫情畫卷。

鄉干部給受災安置群眾運送物資。

一趟特殊的“早餐配送”

“突突突……”10月19日清晨,霧氣還未散盡,一艘汽艇已載著滿袋的玉米,駛向被積水圍困的巴內屯。艇上,鄉干部緊緊抓著編織袋——那是為覃世海家200多只鴨子準備的“早餐”。

原來,覃世海的奶奶突發疾病需轉院治療,全家匆忙陪護,剛出欄的200多只鴨子無人照料。本想托付鄰居,可留守村民多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無力提重物喂養。“這可是家里大半年的收入啊!”情急之下,覃世海撥通了鄉政府的電話。

鄉干部正在給鴨子喂食。

了解情況后,都安鄉迅速組建“汽艇送糧隊”,每日值守投喂。鄉干部梁喬禹在駕駛汽艇穿越近500米的積水區域,將玉米投喂給鴨子后,撥通覃世海的電話:“你放心,鴨子都好好的,安心照顧奶奶。”電話那頭,覃世海的聲音哽咽了:“太感謝了,你們守住了我們家的希望。”

截至10月21日,“汽艇送糧隊”已累計往返10余次,不僅按時投喂飼料,還幫清理了鴨棚。鄉干部梁喬禹說:“村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只要能守住他們的‘錢袋子’,多跑幾趟、多淋點雨都值得。”

一堂走心的“防汛課堂”

“大家坐好,今天我們聊聊怎么安全度過這段特殊時期!”10月21日上午,巴內屯安置點空地上,縣水利局宣講員手持一張手繪的“水情地圖”,為村民們講解內澇成因。

此次內澇,讓不少村民心里犯嘀咕:“以前也下過暴雨,怎么這次積水這么難退?”為了打消村民的疑慮,縣水利局組建了“流動宣講隊”,由技術員和鄉政府干部組成,專門深入各受災屯講解內澇成因和搶險方案。

縣水利局技術員給安置點群眾講解內澇成因。

“我們凌圩村巴內屯屬于典型的巖溶地貌,地下有很多暗河和溶洞。”技術宣講員指著地圖上的藍色線條解釋道,“今年10月的降雨量是往年的6倍多,不僅灌滿了地表,還把地下的溶洞和暗河都填飽和了,地下水沒法往下滲,就只能往上冒,導致積水消退特別慢。”為了讓村民更容易理解,他還舉了個通俗的例子:“這就像一塊海綿,吸滿水后再倒水,水就只能流在表面。”通俗易懂的講解,讓村民們頻頻點頭。

“誰知道積水漫過腳踝該怎么辦?”“要繞著走,不能亂跑!”……為了讓防汛知識更深入人心,宣講隊還準備了牙膏、牙刷和毛巾等小禮品,開展趣味互動。“以前看到積水就心慌,現在懂了原理,還學會了應對方法,心里踏實多了。”村民黃女士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一支不歇的“健康守護隊”

“阿婆,您慢點,我先給您量血壓。”10月21日上午,都安鄉衛生院的巡診小分隊準時出現在巴內屯。醫生小心扶著75歲的黃彩棉老人坐下,細致地為她檢查身體。

自水位上漲以來,這支巡診隊每天乘汽艇深入屯內,成為村民的“健康守護神”。他們的醫療箱里裝滿了常用藥品和設備,重點關照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和兒童。

醫護人員為受災安置群眾做健康檢查。

“您血壓正常,藥一定要按時吃。”醫生一邊記錄,一邊柔聲叮囑黃彩棉老人,“下次巡診再給您帶藥來。”貼心的服務讓老人眼眶濕潤。

巡診過程中,醫護人員還耐心講解災后防疫知識,從如何避免細菌感染到飲用水安全,事無巨細地守護著村民的健康。

“進出不方便,縣里、鄉里、村里送米送菜等物資進來,看病巡診都上門,吃穿不愁、健康有保障,太感謝了!”村民黃彩克說道。

物資送進門,看病到身邊,這樣的暖心服務讓村民倍感安心。這份無微不至的關懷,猶如一道陽光,照進了每個受災群眾的心里。

在凌圩村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的溫暖故事還在繼續。汽艇的引擎聲、醫生的叮囑聲、村民的歡笑聲,共同譜寫了一曲守望相助的動人樂章。積水終將退去,但這些溫情瞬間,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