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廣西頻道 > 正文 |
鳳山有22個“紅軍村”“父子兵”“兄弟兵”屢見不鮮 |
2025年10月20日 18:16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編輯:龍隆 |
|
八桂西北,紅色鳳山。當前,鳳山縣正積極探索紅色文化與國防建設深度融合的新路徑,通過深挖紅色資源、強化精神感召、營造崇軍風尚,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作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鳳山縣將散落的革命遺址串聯成“開放式歷史博物館”,打造“兩園—村—線”紅色教育精品線路。目前,全縣已有22個村被命名為“紅軍村”,中亭村更是成為省內外知名的紅色教育基地,與多家干部學院共建教學基地,實現從干部教育到青少年熏陶的全覆蓋。 入戶宣傳征兵政策。張林芳 攝 在征兵工作中,鳳山縣創新實施“精神前置”模式,將征兵宣傳融入紅色教育體系。組織“紅色宣講團”深入校園社區,讓革命先輩故事與當代軍人風采同頻共振,激發適齡青年參軍報國的內生動力。同時堅持“陽光征兵”,設立廉潔征兵舉報信箱,聘請社會監督員,確保為部隊輸送政治堅定、動機純正的高質量兵員。
送兵現場,自豪感油然而生。張林芳 攝 鳳山縣還著力打造“榮譽之鄉”,建立縣、鄉、村三級退役軍人服務體系。2024年累計幫扶退役軍人39人次,發放幫扶解困金8.62萬元。在喬音鄉合運村,平均每30人中就有1人服役,“父子兵”“兄弟兵”屢見不鮮,“一人參軍、全村光榮”已成為當地代代相傳的集體自覺。 如今在鳳山,紅色資源為國防建設注入靈魂,國防事業又為紅色基因傳承提供載體,革命老區正書寫著強軍興縣的嶄新篇章。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精彩圖集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