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科教 > 正文 |
魯班講壇 | 宋啟祥:從茅嶺走出的建筑追夢人 堅信行業會走出低谷期 |
2025年08月01日 09:17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編輯:黃玲娜 |
|
新聞眼 人物簡介 宋啟祥,廣西建筑工程學校(現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優秀校友。 現任廣西大馬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二級注冊建造師、高級工程師,防城港市建筑業聯合會第四屆常務理事、副會長,廣西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防城港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連續四年獲“防城港市建筑業優秀企業經理人”榮譽稱號。
視頻截圖 訪談內容集錦 主持人:您連續四年獲“防城港市建筑業優秀企業經理人”榮譽稱號。但我們了解到,您之前的性格是比較內斂的,在工作后發生轉變,從不善言辭到侃侃而談,到現在成為一個建筑業優秀企業經理人,是什么讓您產生這樣的變化呢? 宋啟祥:我年輕時性格確實是偏內向,但工作以后現實工作和生活迫使我必須要改變內向的性格,這種改變并非刻意而為之,而是被責任和目標推動的必然結果,因為工作的需要。首先是一線溝通需要在工地協調班組,解決突發問題,向上級匯報,要清晰表達;第二是管理崗位的驅動,回到辦公室后,作為管理者,上傳下達,凝聚團隊,對外交流,是工作的核心;第三是創業生存的壓力,創業從找項目,洽談合作,到組建團隊,鼓舞士氣,幾乎每件事情都需要依賴有效的溝通,市場不會給內向者太多的時間適應。為了公司生存和發展,必須突破自我;第四是認知的提升,隨著閱歷的增長,我深刻認識到,溝通不只是能說會道,而是有效連接,健談的背后,是對溝通對象需求的洞察,是迎合客戶的話題,是為傳達價值,解決問題建立信任,而非只是單純的“會說”。
宋啟祥回答學生提問。記者 黃玲娜 攝 主持人:您認為理想的員工應該具備哪些特質,以適應企業文化和推動團隊發展呢? 宋啟祥:理想的員工應具備的特質主要包括吃苦耐勞的實干作風;有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把工作當事業,而不是飯碗,對結果負責。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有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持續學習能力;有團隊合作意識;思維敏捷,主動好學,主動及時匯報工作進程;與企業價值觀契合,進入了這家公司,你就要認同這家公司的企業的管理理念,步伐與公司一致。
宋啟祥進行主題授課。記者 黃玲娜 攝 主持人:當前建筑行業正面臨一些挑戰和低迷期。在這樣的背景下,您認為建筑專業的學生應該怎么自處,如何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宋啟祥:這對我們建筑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需求放緩、競爭加劇、利潤變薄,許多行業內的人失業,很多企業也挺不過來。去年和今年各大院校建筑類專業也成了最大的冷門專業,很多人很迷茫,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因為建筑業高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低迷一段時間。就像上世紀九十年代、2015年出現的低谷,還有現在的寒冬,基本每十年是一個周期,從高速發展再到低谷期。大家要堅定信心,認清本質,建筑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基建暫停了還有鄉村振興、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等,周期低谷是行業出精、結構優化的過程,也是為下一次高潮蓄力。我們要夯實專業基礎,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打造復合能力;放低姿態,重視實踐,珍惜學習機會,不怕苦,不怕累,虛心向老師傅、老前輩學習,積累寶貴經驗。
宋啟祥做客《魯班講壇》節目。記者 黃玲娜 攝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精彩圖集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