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 > 正文 |
一夏蓮韻,“荷”你有約!玉林的這片荷田開花了 |
2024年07月10日 17:25 來源:玉林日報微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范鈺銘 |
|
7月9日,清晨6時許,太陽還沒有露臉,玉林市玉東新區和睦社區關塘村的一片荷田里,早早就來了幾名攝影師,他們拿著“長槍短炮”來回穿梭,忙著拍攝。荷田里,一朵朵荷花、一片片荷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時有蜜蜂縈繞花間,呈現出一幅怡人的夏日田園畫卷。
映日荷花別樣紅。
蜜蜂荷上游。 慕名前來賞花購花的市民絡繹不絕 眼前這片荷田,與玉林師范學院東校區僅一墻之隔,面積五六畝。荷田的主人是90后梁雪梅和她的叔叔。“我們種荷花有4年了,當初是我‘忽悠’叔叔和我們一起種的。”正在荷田里采摘荷花的梁雪梅含笑說。
荷田邊上是種荷人的家。 太陽出來后,來荷田賞荷打卡的游客一波接著一波,有的穿著漢服,有的穿著旗袍。荷田里不時傳出歡聲笑語,驚起幾只白鷺,飛向荷田深處。
游客來荷田賞荷打卡。
攝影師們在荷田深處拍攝。 梁雪梅說,荷花可以出售,復瓣荷花5元一支,單瓣荷花10元3支,蓮蓬10元3個。“荷花和蓮蓬除了在田里現采現賣,我們還拿到菜市場、馬路邊售賣,幾乎每天都能銷售一空。”
采摘睡蓮花蕾。 不遠處的水田里長滿了睡蓮,只見梁雪梅的丈夫陳宇和父親各拿著一個塑料泡沫箱子,彎著腰從水里摘出一朵朵睡蓮的花蕾,很快就摘滿了兩個箱子。
梁雪梅的父親上街賣花。 接著,梁雪梅一家將采摘下的荷花、睡蓮修剪干凈,她的父親用電動車載著滿滿的一車鮮花,往玉林城區趕去…… 種荷花同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梁雪梅自幼喜歡花卉,4年前在家帶娃的她空閑時間較多,就萌生了種植荷花的想法,于是先從網上買來荷苗,在幾個大缸里試著種植,結果大獲成功。她一鼓作氣,在家門口的幾畝水田里種上了荷花。為了讓荷田更具有規模和觀賞性,她發動叔叔一家也在旁邊的田里種上荷花。 后來,經過網友們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宣傳,梁雪梅家的荷田成了網紅打卡地,荷花、睡蓮也供不應求。每年采荷花的日子,她總是忙得團團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每逢夏日,看著家門口這一美景,梁雪梅的心情格外舒暢,也很有成就感。
梁雪梅一家種的荷花、睡蓮被顧客搶購。 種荷花也讓她叔叔一家獲得了好收成。“荷花沒開的時候可以賣花蕾,開了以后賣鮮花,鮮花凋謝后賣蓮蓬,蓮蓬賣不完,就賣蓮子,總之種荷花比種水稻強。”叔婆梁九姨樂呵呵地說。
梁雪梅在荷田間修剪將出售的鮮花。 在前來采荷的游客眼里,梁雪梅每日和鮮花綠葉為伴,種荷采荷應該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種植荷花同樣是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梁雪梅說,種植荷花、睡蓮要施肥滅蟲,采摘荷花、蓮蓬的時候,雙腳踩在深可沒膝的淤泥里,身邊是密不透風的荷葉,又悶又熱,裸露的皮膚也會被荷桿上的刺弄得又癢又疼。 幾年辛勤的勞作,梁雪梅曬黑了,也變瘦了,但她無怨無悔:“我最近在想著如何擴大種植荷花的規模,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也讓我種的荷花盛開在更多市民的家里,為生活增添美麗的色彩。”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精彩圖集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