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鲁大师在线观看日本电影,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 記者熱線//投稿郵箱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更多導航
點擊語音切換

一顆芒果里的經濟密碼

  新華社海口1月31日電 題:一顆芒果里的經濟密碼

  新華社記者張鑫超

  “一畝地可以種三四十棵芒果樹,每棵樹結果百來斤,按今年五六塊錢一斤的行情算,一畝地收入就有近兩萬元。”肖青海一邊坐在芒果樹下喂雞,一邊算著自家芒果地的經濟賬。1999年從福建來到三亞種芒果的他如今已是有著40畝芒果園的種植大戶,眼下,他剛忙完幾片田地的果樹催花,等待坐果期來臨。

  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地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且三面環山,因此11月到次年6月都屬于芒果的適收期。而獨特地理條件和氣候優勢所造就的長適收期,也孕育出這片土地的“經濟密碼”。

  得益于現代農業技術的廣泛普及,如今的芒果種植可以通過人工催花來影響收果期,算好日期后甚至可以在一塊田地內分批次收果。

  南田農場海燕隊的占珠正是想趕在春節前上市芒果的農戶。收購芒果的大貨車已經停在她家果園門口,采收工人在芒果地里熟練地進行著剝袋、剪果、裝籃、挑選、稱重、分揀、包裝、裝箱……占珠一邊幫著挑揀,一邊擦汗,“過去我和老公都是外出打工,2013年才開始種芒果,10畝地種了421棵樹,今年3萬多斤的產量應該有十多萬元的利潤,比去年好多了。”

  在三亞市海棠區,芒果已成為眾多農戶的“致富果”。如今,不少人圍繞著芒果又開始琢磨新的增收模式。

  升昌村村民林道坤接手父親的芒果地后,只保留10畝肥地,把余下的挖成魚塘。

  “魚塘水澆果園,肥力足還無污染,養魚還有額外收入。”談起未來的規劃,林道坤自信滿滿。他打算把后院改成大廚房,再養些雞鴨鵝,搞起采摘農家樂,嘗嘗“旅游飯”的味道。

  不少像林道坤這樣的當地青年,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單一種植模式,他們希望能多維度發展,把芒果產業“吃干榨盡”。

  黃南鳳正是其中一員,憑著家里50多畝的芒果園和父輩從事芒果包裝材料生意的經驗,28歲的她對于芒果市場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敏銳度。2020年,瞄準高端芒果供銷市場,黃南鳳注冊了品牌,開起電商公司。

  “2020年的3月到5月,大約8斤一件的優質芒果,僅線上就賣出近10萬件。今年我們的目標是達到百萬件。”黃南鳳說。

  近年來,憑借外觀、口感、品質等多方面優勢,三亞芒果正快速占據各地高端芒果市場,并帶動芒果產業發展。

  為此,三亞市不斷拓寬芒果產業鏈,并通過農業物聯網建設、打造芒果示范種植基地、開發深加工產品等方式,提升芒果價值,依托“果旅”融合新模式助力芒果產業轉型升級。如今,三亞市芒果種植面積已達40多萬畝,小芒果成了富民大產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