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正文 |
手機遙控種韭菜!象州韭菜種植富民 就業增收兩不誤 |
2025年10月21日 21:24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編輯:盧彬彬 |
|
10月20日,在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的韭菜種植基地里,連片的韭菜郁郁蔥蔥,空氣中彌漫著特有的清香。田間地頭,工人們正熟練地收割、捆扎,經過分揀、過磅的新鮮韭菜即將裝車發往全國各地,從田間直達消費者的餐桌。這片35畝的種植基地負責人覃再新,正是大佃村特色韭菜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 村民收割韭菜。 2023年,覃再新在外地考察規模化韭菜種植模式后,聯合村民譚道金、覃樹響共同發展韭菜產業。目前三人種植規模已達80余畝,并構建起產銷一體化鏈條。在技術應用上,基地引入“水肥一體化”智能系統,覃再新現場演示了通過手機APP遠程操控灌溉的過程:“無論在何處,輕點屏幕就能完成田間噴淋作業”。這種智慧農業模式既提升了管理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遙控噴水淋韭菜。 經過三個月的科學管護,基地韭菜已進入豐產期,畝產穩定在4000-5000斤。今年國慶期間首茬收割10萬斤,實現收入5萬元;當前第二茬預計產量12萬斤,按每斤1.2元的收購價測算,扣除人工成本后畝均收益可觀。產業效益直接帶動了本地就業,基地日均用工量達80-100人,按每斤0.4元計件支付,熟練工人日收入超200元,老年務工者也可獲得120元左右。覃再新透露,每月發放的勞務費用約18-20萬元,有效激活了農村閑散勞動力。 采用冰塊保鮮進行裝車。 收購商左宗隆特別贊賞大佃韭菜的品質:“這里的韭菜色澤墨綠、莖稈粗壯,長度控制在45公分內,特別適合全國市場流通”。當日收購的3.5萬斤韭菜將發往東北、華東地區。這種“種植戶+工人+收購商”的緊密協作模式,既保障了農產品銷路,又形成了多方共贏格局。 大佃村韭菜種植基地。 馬坪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大佃村的韭菜產業是鎮域特色農業發展的典型縮影。近年來,該鎮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培訓和市場拓展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培育韭菜、辣椒、百香果等特色產業,逐步構建起“一村一品”的農業發展新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續動能。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