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 > 正文 |
“法”人說“法”丨這個新修訂的檔案管理條例,有啥變化 |
2025年10月14日 09:33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李勤虹 |
|
檔案工作承擔著存史資政育人使命,既利國利民,更惠及千秋萬代。10月1日起,新修訂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內容聚焦現實短板,注重務實管用,為加強全區檔案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們來看看,它有啥變化—— 作為我區檔案領域的重要地方性法規,自治區檔案管理條例自2007年修訂以來,在加強檔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維護國家檔案資源安全,服務改革開放和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了檔案法,對新時代檔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迅猛發展,檔案工作既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也面臨基層專業人才不足、基礎設施滯后、傳統檔案服務難以滿足群眾需求等新挑戰。在此背景下,條例進行了再次修訂,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 新修訂的條例堅持問題導向,以“小切口”破解大難題,著力解決檔案館庫建設短板,檔案專業人才缺乏,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等“四重”檔案歸集困難,檔案存史資政育人作用發揮不明顯,檔案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四重”檔案,但目前這些檔案歸集管理工作存在職責不清、責任不明、收集困難等問題。為此,條例修訂過程中吸收近年來我區在脫貧攻堅、平陸運河、南玉高鐵、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和歷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峰會等“四重”檔案歸集工作中最新成果經驗,對“四重”檔案的歸集管理作出規范:對“四重”檔案的牽頭單位(部門),或者專門設立的臨時機構檔案工作職責進行明確,要求檔案主管部門、檔案館和有關單位建立統籌協調、提前介入、清單管理、分工負責、情況互通的檔案工作制度機制,形成檔案工作合力。 廣西是革命老區,又是民族地區,紅色檔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檔案資源豐富。條例對紅色檔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檔案,以及地方文化習俗、民族風貌等具有地域特色檔案的收集、整理、保護等作了規定,進一步明確加強研究和開發利用,依法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檔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 我區檔案信息化建設與先進省份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也與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步伐存在差距。為此,條例對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電子檔案移交、數字檔案館和數字檔案室建設、重要電子檔案安全保障等作出規定,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籌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職責,規定各單位加強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電子文件歸檔、電子檔案管理職責,同時對數字檔案館、數字檔案室建設提出要求。通過數智賦能,促進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條例還對重要電子檔案異地備份保管、災難備份系統建設、檔案出入境、涉密檔案管理、檔案開放審核等提出明確要求,從法規制度上進一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織牢織密安全防線。
2025年10月14日報紙版面。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