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從“慢節奏”到“云上”領跑 |
2025年10月13日 17:25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編輯:陳思羽 |
|
近日,南寧市興寧區入選2025年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案例集,成為廣西7個入選的縣(區)之一。廣西日報南寧觀察版頭條刊發《從“慢節奏”到“云上”領跑——興寧區入選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案例觀察》,呈現興寧區“領跑”經驗,為全國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興寧樣板”。 記者 陳思羽 攝制
市民在本地菜區挑選蔬菜。通訊員 劉偉 攝 “以前農戶的苦瓜摘下來,得連夜往市里送,稍慢一點就不新鮮了。現在有了冷鏈和本地銷售專區,既省事又省心!”10月10日,在廣西金橋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本地菜專區,商戶盧傳良感慨地說。 這得益于南寧市興寧區廣西金橋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發揮的作用。該市場是西南地區重要的農產品集散中心之一,承擔南寧市60%以上的蔬菜供應,年交易額超115億元。 9月24日,由商務部主辦,作為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首發配套活動的杭州“交流互促攜手擴消”縣域商業創新發展交流活動傳來喜訊:南寧市興寧區入選2025年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案例集,成為廣西7個入選的縣(區)之一。 數據顯示:2024年興寧區網絡零售額達36.45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其中鄉村消費增速達3.8%,顯著高于城鎮消費水平。 興寧區創新打造的農村寄遞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和物流支撐“四大體系”,推動城鄉商業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鮮菜區裝卸新鮮蔬菜。通訊員 劉偉 攝
鮮菜區裝卸新鮮蔬菜。通訊員 劉偉 攝 物流織網 商貿樞紐便民購 統倉共配通城鄉 “夏天我們引入寧夏、山東等地的蔬菜,冬天主推五塘苦瓜、周邊村屯的應季菜,讓市民的菜籃子四季豐富,也讓農戶的土貨賣上好價錢。”金橋市場運營方廣西五洲金橋農產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運然說,公司電商團隊還建立了鄉村振興產品銷售專區,實現年銷售額超2000萬元;專門開辟的本地菜銷售專區,日均銷量達500噸。 據介紹,金橋市場經過10多年的打造,已建成總面積達550畝的大型綜合性農產品集散地。為破解農產品“保鮮難、出山難”,五洲公司不僅構建面向南寧及周邊城市的生鮮配送中心,實現農產品“大進精出”,還在市場內打造近1萬平方米電商云倉與直播分倉中心,讓傳統商戶搭上“數字快車”,外地直播團隊在異地開播,貨品從南寧直發,當天就能發出。 針對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興寧區創新構建“統倉共配+三級網絡+智能配送”現代物流體系,實現物流服務提質增效。以廣西領拓物流有限公司為基礎,建設自動化統倉共配中心,整合多家快遞資源,現已實現鄉鎮快遞覆蓋率100%;依托京東亞洲一號智能倉儲中心,日處理訂單量可達80萬單,物流時效提升40%,全面實現廣西縣區鄉鎮100%覆蓋及90%以上訂單當日達或次日達。 目前,興寧區在城區范圍內建成34個村級服務站,構建起完善的三級物流網絡,成為廣西首個試點無人智能快遞車的縣區。智能配送設備的投入進一步延伸了農村物流服務觸角,讓農村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同等便捷的物流服務。
在南寧嵐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冷庫內,工作人員運輸貨品準備發往商家。記者 陳思羽 攝
冷庫儲藏。記者 陳思羽 攝 冷鏈筑墻 鎖住鮮味暢產銷 完善體系保供應 自2023年起,興寧區進一步完善流通保供體系,聚焦糧、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降低群眾生活必需品“平時”流通成本,完善流通保供體系,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 圍繞農產品保鮮與供應鏈優化,興寧區以“智慧冷鏈+全鏈保鮮”為核心,構建覆蓋城鄉的冷鏈物流網絡。將原蘇寧物流大件倉庫改造為現代化冷鏈物流庫,建成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31座,總庫容約30萬立方米,為農產品儲存提供充足空間。 9月30日,在南寧嵐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零下20攝氏度的冷庫內,寒氣裹著淡淡的奶香撲面而來。記者每走一步,鞋子及灰塵都被低溫輕輕“吸附”在地面上。 冷庫外的分揀區,5號紙托100套、5號砂鍋28只、茉莉香米25公斤……南寧嵐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曉歐與工作人員一起,將目光聚焦在手中的揀貨單。核對完畢的貨品被搬運到等候在倉庫外的運輸車上,立即發往江南萬達的一家飯店。 徐曉歐身后,5200平方米的冷庫分區清晰,冷藏區的蔬菜鮮脆欲滴,冷凍區的凍肉碼放整齊,“有4000至5000噸貨品在此‘安營扎寨’,每日大概安排50至100噸的出庫量。”
國慶期間的三街兩巷里,新會書院的粵劇表演吸引游客駐足。記者 陳思羽 攝 商貿為核 城鄉消費活躍 電商帶貨火熱 今年國慶期間,在南寧首創奧特萊斯,這座意大利風情的購物小鎮為居民帶來高品質消費體驗。“白天逛咖啡精釀市集,在咖啡車前打卡拍照,晚上吹晚風聽音樂,這一天松弛感拉滿了”。 10月3日,家住三塘附近的居民李先生帶著父母前來,感受這個意大利建筑風情的度假式購物小鎮。南寧市首創奧特萊斯常務副總余燚告訴記者,這里以名品折扣、文旅體驗為特色,是集特色建筑、民俗文化、親子體驗與休閑購物于一體的文商旅綜合體。不僅服務三塘周邊居民,還輻射南寧市區,節假日期間還有不少外地游客前來購物,推動消費升級。 而在“老南寧·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國慶期間日均人流量達13萬人次左右。“巷子里的老友粉店,每天都排起長隊,營業額是平時的好幾倍。”南寧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唐菲介紹。從老街區煥新到新商圈崛起,興寧區正以多元商貿場景,持續釋放城鄉消費潛力。 電商貿易同樣為城鄉消費注入活力。 “這是我們興寧的五塘苦瓜,脆嫩多汁,現在下單包郵到家!”在金橋市場的直播分倉中心,主播正對著鏡頭推介本地農產品,屏幕上訂單不斷跳動。 為激活數字消費潛力,興寧區積極探索“電商+直播+物流”融合發展模式,培育電商發展新動能,已培育出壯牛、糧大頭等區域特色品牌,上線推廣特色農產品220余種。 縱觀興寧區縣域商業服務版圖:鄉鎮和行政村寄遞物流服務站覆蓋率均達100%;擁有京東亞洲一號、蘇寧物流、申通等龍頭項目,日均處理超4萬件快遞;鄉鎮年快遞投遞量達7258萬件;京東物流實現廣西所有縣區鄉鎮100%覆蓋,90%以上訂單實現“當日達、次日達”…… 這份“領跑”經驗,正為全國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興寧樣板”。 興寧區商務局負責人彭惠萍表示,目前正持續強化縣域商業支撐,新增5座地頭冷庫擴大冷鏈覆蓋,推動京東增設村級自營服務站提升物流時效,培育更多電商網紅品牌,加快五塘鎮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區建設。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