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新聞網 > > > 正文 |
超酷!殲-10航模炫技校園,還有親手造航模、聽國防科普講座 |
2025年09月25日 22:49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編輯:黎瑩瑩 |
|
秋日的貴港,西江碧波粼粼,荷香伴著愛國的熱潮在城鄉間涌動。 9月20日至23日,第25個全民國防教育日暨2025年廣西國防科普、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在這里舉行。此次活動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與中國航空學會黨委、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黨委、中國科協創新融合學會聯合體共同主辦,中國核學會黨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黨委、中國物理學會黨委等13家學會(學院)大力支持,以多元形式營造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濃厚氛圍,為切實增強國防觀念,提高國防意識搭建起沉浸式、互動性的實踐平臺,推動國防觀念與民族團結意識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深入各族群眾心中。 寓教于樂,國防教育“飛”進校園 “快看!飛機翻跟頭啦!”“是殲-10!”連日來,在貴港市港北區新華路小學、桂平市西山鎮中心小學等校園操場上,驚嘆與歡呼此起彼伏。中國航空學會航模表演隊以天為幕,以航模為筆,為孩子們繪出一堂翱翔于藍天的國防啟蒙課。 小型無人機按預設程序,自主完成各種編隊飛行;C919客機模型穩健滑翔,殲-10、殲-11戰斗機編隊模擬空戰,低空通場、快速爬升等高難度動作接連上演;搭載著"哪吒"等動漫人偶的航模緩緩升空,仿佛從動畫里“飛”到現實……一次次精彩的表演,引得孩子們連連鼓掌。 “3、2、1,點火!”在新華路小學的操場上,六名學生代表共同按下發射鈕,一枚小型火箭拖曳白煙直沖云霄。“發射那一刻,我的心也跟著飛出去了!”四年級學生李尚謙激動地說。 桂平市南木鎮大成社區大成塘是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社之一,居住著漢、壯、瑤等多個民族。當航模飛向天空時,大成塘幼兒園孩子們仰著小臉,瞪大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航模,不時發出“哇”的驚嘆。
中國航空學會航模表演隊在桂平市西山鎮中心小學開展航模表演。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伍永志 攝 動手實踐,深植科技報國情懷 航模表演的震撼猶在,親手制作航模的環節又將孩子們的熱情推向新的高潮。 在專家們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從粘貼機翼到安裝電池,每一個步驟都做得全神貫注,一絲不茍。 “飛機是誰發明的?”“無人機最早用于什么領域?”課堂中穿插的互動問答,點燃了大家的思維火花,孩子們舉手搶答聲此起彼伏。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飛機,現在不僅能近距離看,還能自己動手做,太神奇了!”桂平市南木鎮大成塘小學六年級學生陳偉勝手捧剛剛完成的航模,語氣里是按捺不住的自豪,“我要努力讀書,將來也要造飛機,為國防出力!” 大成塘小學校長陳祖鮮感慨道,這是2018年建校以來師生第一次近距離觀看航模表演并參與制作,“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國防科技的力量,更在他們心中埋下科技興國的種子。”
桂平市南木鎮大成塘小學的學生在試飛自己制作的航模。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伍永志攝 全民參與,構建多層次國防教育體系 國防教育的關鍵在于筑牢思想根基,讓國防觀念深入人心。 在貴港天宇航天科技館,VR航天體驗、模擬駕駛等項目吸引眾多家庭“打卡”。專家組與當地有關負責人召開座談會,為航天科技館的建設和運營提出專業建議。 在港南區廉石社區,中國核學會教授徐瀏華以《核電站里的核故事》為題,用通俗語言和鮮活案例,講述核電技術與能源安全、國防建設的深層聯系。“原來核技術不僅能助力國防,還能為我們的健康發揮這么大作用!”居民們邊聽邊記,不時舉起手機拍攝課件。 在港北區荷城社區、桂平市西山鎮政府等地,專家借助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普及國防知識,強化“居安思危”的民眾意識。 在領導干部國防形勢報告會上,國防部原國際傳播局副局長孟彥以《百年大變局下南海戰略態勢塑造與挑戰》為題,結合當前國防形勢和自身工作經歷,解讀國防形勢;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楊俊華以《弘揚航天精神建設航天強國》為題,回顧“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以航天精神激發“強國強軍”的使命擔當。 從校園里呼嘯的航模到社區里生動的國防科普講座,從科技館內沉浸式的體驗到領導干部專題報告會,一場場融合科技、國防與民族團結的活動,在生動實踐中筑牢祖國南疆的安全屏障。
中國核學會教授徐瀏華在貴港市港南區廉石社區開展國防科普知識講座。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伍永志 攝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精彩圖集推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