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鲁大师在线观看日本电影,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公告公示 > 正文

“全國十佳新聞工作者”參選人員游蕓推薦表

2025年09月15日 21:06 編輯:曾園棋

所在單位及部門

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

姓名

游蕓

性別

出生年月

1991.4

民族

黨派

中共黨員

學歷

大學本科

新聞工齡

12

手機


職務

新聞頻道深度報道組副主管

職稱

中級職稱(記者

地址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民族大道73號、75

郵編

530022

公示時間


公示媒體


推薦類別

文章高手 節目大家口 外宣能人口 全媒尖兵口 綜合業務口

獲獎情況

榮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3次,全國廣播電視新聞百佳推優1廣西新聞獎一等獎7次、二等獎9次,廣西新聞宣傳獎一等獎2、三等獎2次。

主要參與媒體賬

號或個人賬號名

稱及粉絲量

廣西新聞頻道抖音/微信視頻號,抖音粉絲:211.5萬,微信視頻號粉絲量:119.4

被推薦人事跡簡介:

游蕓,女,34歲,中共黨員,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現職務: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深度報道組副主管。該同志自20137月投身新聞事業以來,始終以青年黨員的赤誠扎根新聞采編一線。12年職業生涯中,她始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確保采編工作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一、扎根一線 踐行“四力”

12年里,游蕓走遍廣西14個設區市,在城市街道、田間地頭、產業新區奔走,采制了三千多條新聞。這當中,有新鮮的民生資訊,也有體現媒體輿論監督的暗訪報道,有鮮活易感、聚焦群眾心聲的新媒體產品,更有反映新時代對外宣傳中國故事的主題報道。在歷年中國東盟博覽會、自治區兩會,廣西三月三、新春走基層等重大主題報道中,該同志都有突出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游蕓同志多次主動承擔急難險重的報道任務,體現了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擔當,如20223月,連續7日堅守在“3·21”東航飛行器事故現場,制作了近百條大小屏報道,并承擔了多場次大小屏直播連線任務

二、勇擔重任 碩果累累

12年中,游蕓同志4次獲國家級獎項,包括中國新聞獎三等獎3次,全國廣播電視新聞百佳推優1次,還20次榮獲廣西新聞獎、廣西新聞宣傳獎

該同志擅長現場采訪,并以細膩筆觸制作專題故事、人物報道這其中,《大道同行 絲路共鳴》獲2023年度第34屆中國新聞獎重大主題報道三等獎;《生命至上 眾心如城——“321”東航飛行器事故搜救系列報道》獲2022年度第33屆中國新聞獎系列報道三等獎;2022327日《準點直播間》,榮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新聞編排三等獎;系列報道《水果自由的甜蜜解碼》獲2023年度全國廣播電視新聞百佳推優——優秀廣播電視經濟新聞此外,《【紀念永遠的劉三姐黃婉秋】漓江涌淚送歌仙三姐文化永傳承》《戰天使梁小霞:濯濯冰雪花 遺世滿芳華》等作品收獲了萬千觀眾的點贊、留言,榮獲廣西新聞獎一等獎;反映苗鄉新變的《【新春走基層】千戶苗寨的鄉村進行曲》也獲得了極好的口碑,入選2025年“新春走基層”優秀新聞作品集

三、擁抱變革 爭做融媒尖兵

面對媒體融合浪潮,游蕓主動求變,創新稿件寫作及視頻制作方法,學習AI創作,在深化主題、提高短視頻影響力方面,用更鮮活的鏡頭語言、讓優質內容突破圈層、觸達更多受眾。該同志連續兩年,承擔廣西新聞頻道廣西三月三新媒體宣傳報道任務,并完成廣西新聞頻道日常多個融媒體產品制作。這其中春從廣西來 潮起三月三2024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深化媒體融合 講好廣西故事廣西新媒體創新創優大賽活動的成功聯動傳播案例

四、要做經得起考驗的作品 做人民滿意的好作品

在新聞現場與截稿時間的縫隙中穿行,雖常與星月為伴,但新聞記者的理想和職責閃亮如初。正如她所言:無論大屏小屏,每次發聲都要帶著溫度與力量,做經得起考驗的作品,做人民滿意的作品。也正是這份對新聞理想的執著,讓她持續奔走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征途上,奮勇爭先!

所在單位意見

(蓋章)

2025年  月  日

軍委政治工作部/省級記協/

專業記協意見

(蓋章)

2025年  月  日

省級黨委宣傳部意見

(蓋章)

2025年  月  日

中國記協2025年統一印制


代表作登記表

作者姓名

游蕓

所在單位

廣西廣播電視臺

作品標題

【新春走基層】千戶苗寨的鄉村振興曲

作品刊播單位

廣西廣播電視臺

刊播日期

2025年1月29日

作品字數或時長

7分35秒

作品體裁

新聞專題

作品傳播數據

10萬+

今年新春前夕,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游蕓同創作團隊深入廣西千戶苗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高文村進行采訪。過去,這里地處深山、交通不便,貧困發生率為79.5%,脫貧攻堅后,高文村走上了產業興旺的道路,并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不斷探索自身發展特色。

1.作品以新聞紀錄片的形式,以苗寨迎新春為明線,記錄了苗寨特色的找舅舅民俗、蘆笙比響活動,并以高文村產業、村容村貌的變化發展為暗線,著力刻畫了高文村民心齊、奔小康的精氣神兒,雙線交織,主題鮮明

2.作為新聞媒體新春走基層、踐行四力具體實踐作品充分體現了記者對這片土地的關注與熱愛。層層遞進的細節鋪展,也使作品兼具新聞紀實性與藝術感染力將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轉化為具象可感的時代注腳

3.在影像表達上,生動而細膩的鏡頭語言證明:真正的文化傳承,在百姓熱氣騰騰的生活中;真正的鄉村振興,不僅是物質層面的小康,更是文化自信的覺醒。

4.該作品的網絡版及單獨創作的3條短視頻,在廣西新聞頻道抖音、微信視頻號、廣西視聽APP上累計獲得了10萬+的點擊量,入選2025年中宣部《“新春走基層”優秀新聞作品集》。

(500字以內)

中國記協2025年統一印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精彩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