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漢子吹著蘆笙、苗家姑娘跳著踩堂舞,2月6日正月初九,融安縣長安鎮安寧村大袍苗寨迎來一年一度的“芒篙節”。苗族群眾身著苗族特色服飾歡聚一堂,苗族小伙則扮成吉祥神“芒篙”跳“芒篙舞”,吸引八方來客一起載歌載舞。

苗家姑娘穿著民族服飾迎接四方來客。
活動現場,本地及周邊村屯的村民與游客齊聚大袍苗寨民族廣場,喝“攔門酒”跳竹竿舞,欣賞本地蘆笙隊以及應邀前來的長安鎮泗朗村大保山屯蘆笙隊和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大段村吉興屯蘆笙隊吹奏蘆笙、齊跳踩堂舞。

蘆笙踩堂表演。

喝下“攔門酒”。
當日13時許,身披芒篙藤、戴著“芒篙”面具的苗族小伙登場,他們一邊跳著“芒篙舞”,一邊給觀眾臉上、身上涂抹稻草灰,寓意“送福”。廣場上還出現了“芒篙”和觀眾“你追我趕”的場面,將氣氛推向高潮。在苗族習俗中,如果誰被“芒篙”追上,則預示著將有好運常伴。

苗族小伙扮成“芒蒿”跳舞。
“好玩,明年還想來!”10歲的粱茹萱身穿苗族服飾,頭上還戴了叮當作響的銀飾,她和其他苗家姑娘一起體驗踩堂舞、打糍粑,覺得十分有趣。梁茹萱的媽媽董女士是大袍苗族的村民,成家后她與丈夫一起在柳江區生活,但每年她都會和家人一起回來過“芒篙節”。“讓孩子感受苗族的民俗風情,很有意義。”董女士說。

游客體驗打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