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云-廣西日報見習記者 施洋洋
“這是我們養的漓江源‘瘦身魚’。”11月16日下午,興安縣華江瑤族鄉龍塘寨村民組長龍家友指著小溪里的一條鯉魚,幽默地對記者說,“它沒有肚腩,瘦身成功了。”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池中約30條鱘魚、草魚、鯉魚,溪水清澈,“皆若空游無所依”。
龍塘寨位于老山界下龍潭江景區不遠處,群山高峻、竹木蔥郁。干凈、清冽的江水,流經龍塘寨,川流不息。全寨共12戶80人,是壯、漢、瑤、苗多民族聚居村寨。90年前,紅軍經過這里翻越長征中的第一座高山。龍家友的爺爺還是紅軍從桂軍民團中解救送回來的,讓全家人喜出望外。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來,寨子里鋪設了瀝青路,建起紅軍廣場、停車場,布設了20多個新能源車充電樁……“黨和政府給我們送來了天大的禮包呢!”龍家友說,他們成立村民合作社,發展紅色旅游。每家每戶有民宿客房,旺季供不應求。龍家友利用地形建了十幾個小池,引龍潭江的活水,從外面買回大魚,放在這天然山泉中“美體健身”。養出來的魚沒有泥土味,肉質緊實。“魚雖然瘦了,但價格也翻了幾番!每年我要賣幾萬斤。”龍家友喜笑顏開。
“游客來到龍塘寨,不僅可以看山看水,還可以重走長征路,登老山界,體驗長征文化。”龍家友介紹,近幾年來開展紅色研學、休閑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昨天接待了100多名,今天又接待了60多名。下周已接到廣東的訂單,10余人準備在這里好好住幾天。”
“錢賺了不少吧?”
“我家每年就幾十萬塊吧。”龍家友輕描淡寫,“最差的一戶,靠民宿一年也有八九萬塊收入。”
“進山留步歇腳,歸來圍桌納涼。瑤家阿哥阿妹,服務熱情大方……”一名來自湖南的游客為龍塘寨創作了一首歌曲,贊美這里的風景和民風。

漓江源“瘦身魚”。記者 徐天保 攝

龍塘寨成立村民合作社,用好紅色資源和青山綠水發展旅游。記者 徐天保 攝

龍塘寨全景。記者 徐天保 攝
點擊下方圖片鏈接進入專題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