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欽州市欽南區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陳日慧(左)走訪村民。肖玉根 攝
廣西新聞網欽州11月11日訊(通訊員 張保軍 梁小娟)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近年來,欽州市稅務部門積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選派干部扎根鄉村一線,用好各項稅費政策助力鄉村產業發展,以稅惠之力、服務之效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走進靈山縣陸屋鎮申安村,成片成林的甘蔗在田野中一片綠油油,一派豐收的景象。近年來,在駐村工作隊的推動下,甘蔗種植成為村民發家致富的新路子,3300畝的“雙高”糖料蔗讓申安村1200多戶農戶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為幫助農戶擴大農業種植和養殖規模,由欽州稅務部門派駐申安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羅旺彬,一直在為開展“整村授信”工作而忙個不停。“我們有信心借這次整村授信的‘金融雨’,更好地解決脫貧戶發展產業的資金需求問題,幫助農戶邁出更廣闊的致富路。”羅旺彬說,資金一直是脫貧戶們擴大產業規模的瓶頸,解決了資金問題就解決了脫貧戶們的后顧之憂。
在欽南區黃屋屯鎮加其村,“95后”稅務干部陳日慧也在用心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駐村一年多來,他自學蘿卜種植技術,并帶領駐村隊員及部分農戶種下30畝優質蘿卜試驗田,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新希望。
談及未來規劃,陳日慧說:“加其村是天然水源保護區,下一步,我們打算引導村民們發展油茶樹種植,這樣既能保護環境,又能增加收入,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落實到行動中,不斷增強村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
隨著鄉村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涉農企業的稅費服務需求也日漸增加。在浦北縣,稅務部門聚焦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組建“鄉村振興青年志愿服務隊”,通過線上服務、線下走訪的方式,對涉農企業開展針對性、專題性政策培訓輔導,幫助企業解決涉稅疑難問題。
“我們采取‘企業+基地+農戶’運營模式,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戶實現了發展和致富,還吸引了56戶農戶參股,每年每戶分紅3500元以上,”浦北大成鎮柑子根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在稅務人員輔導下,合作社還享受了稅收優惠,大家的創業熱情更加高漲了。
廣西利佰興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利佰興也有同感:“每逢有跟我們企業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都會主動聯系并指導我們申報享受,公司去年至今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110萬元,讓我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米粉稻產業示范區的建設和生產線的改擴建上,帶動更多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據了解,該公司建設了5300畝的米粉稻產業示范區,帶動40名農戶就業增收,年產稻谷達2600多噸,每年可加工制作米粉5000多噸,目前已形成了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的米粉產業鏈。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是“國之大者”,也是“稅之重任”,更是“民之要事”。欽州市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精準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不斷提升稅費服務效能,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稅支撐”,貢獻更多“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