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鲁大师在线观看日本电影,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 記者熱線//投稿郵箱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更多導航
點擊語音切換

未來網評:汶川地震12載,銘記苦難中的愛與傳承

  從2008到2020,日歷又一次翻到了這沉重的一頁,5月12日。在中國的傳統紀年方式中,12年被稱為“一紀”,也叫做“一輪”,是我們人生尺度中的重要標定。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點回眸凝望,我們能鮮明感受到的,是不屈與奮起,銘記與重生。12年,可能只是時間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但歷史,永遠不是流水般的存在,那些關于涅槃的故事,將深深鐫刻在一圈圈年輪之中,為我們講述愛與傳承。

  北野武曾經說過:“災難并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當高樓大廈又一次拔地而起,花香飄滿人間,我們不應該忘記的是,有些生命被永遠埋在了廢墟之下,而這12年后的璀璨夜空,離不開每一顆用力發光的星。忘記,意味著背叛;傳承,讓所有人心安。

  5月12日,是全國哀悼日,也在2018年被汶川縣確立為汶川“感恩日”,當曾經的震中映秀鎮已經成為古色古香的風景區,我們忘不掉那滿目瘡痍,涕泗橫流的悲慘畫面,更不會忘記那些治愈悲傷的勇敢的故事:14.6萬名部隊官兵、7.5萬名民兵預備役人員出動的那一抹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舉國同心;災后重建時,“一省幫扶一個縣”的“對口幫扶”模式的成功……

  那一年,《愛的奉獻》的弦律傳遍了大街小巷;12年后,那些愛與擔當,依舊在不斷傳承,嵌入到每一段扣人心弦的中國故事中。

  此次新冠疫情的逆行者中,有不少人在12年前的那場災難中便挺身而出。退伍軍人曹建飛,他曾在12年前3天3夜不吃不睡搜救被困人員,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他第一時間寫了請戰書,主動聯系村委會,強烈要求加入到抗“疫”一線隊伍中;上海疾控援鄂醫療隊領隊任宏,從都江堰戰斗到武漢,從剛剛工作的新兵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隊長,不變的是一名“疾控人”的初心。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召必回”是一種勇氣,“戰必勝”是一種底氣,有了這種勇氣和底氣,幸存者的臉上才會笑容重現,勤勞的雙手才能重建美好的家園。

  12年,足夠一個新生兒長成茁壯少年,也足夠一棵小樹,長成棟梁之才。余會武在地震中看到官兵們奮不顧身用雙手刨土救人時,深受震撼,16歲就報名參軍,大學畢業后,終于如愿成為一名特戰尖兵;2017年8月11日,九寨溝地震災區一張軍人在亂石飛瀉處涉險逆行的照片刷爆了網絡,這張照片的主人公張國全正是汶川地震的親歷者……“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大概是關于傳承最動人的詮釋。

  這12年,是按下了快進鍵了12年。我們目睹著國家騰飛,經歷了生活方式大變遷;我們看到了災難與輝煌并存,堅信著“人定勝天”;我們收獲了防災減災、抗災救災的科學認識,更加深刻地認識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沒有人不會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我們的國家在成長,我們的青年也在成長。

  在汶川抗震中,80后作為中流砥柱,譜寫出令世界驚嘆的波瀾戰歌;12年間,90后逐漸接過80后的火炬,玉樹地震、上海世博,中國制造、科技創新,他們成為了共和國朝氣蓬勃的生力軍;12年后,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也成為了中流砥柱,曾經被世界守護的90后甚至00后,扛起了守護世界的大旗,他們用專業與敬業,用知識與韌性,讓“前浪”們豎起了大拇指。

  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見證著這12年的漫長征途,人類的歷史上已經數不清經歷過多少個12年,但這一輪的痛楚與復蘇,必將鐫刻進共和國的敘事基因中,被一代代人銘記、傳承。一代代青年人,也會在這銘記與傳承中,成長,擔當。從80后到90后到00后,是一代代后浪的奔涌,讓我們始終有理由,相信未來,相信腳踏實地的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