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倍增 創新加快
——減稅降費為廣西制造業產業鏈發展注入活力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訊 今年以來,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密集落地,為廣西制造業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稅助力”,不僅有助于企業增厚利潤,降低整體價格,而且轉化了企業投資的意愿和能力,加快了創新和發展,助推了行業轉型升級,撬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擴大的“減稅圈”加速了產銷的連鎖反應
越來越普惠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了經營成本,不少企業迅速加入“減稅圈”,與上游企業協商下降原材料價格,共同向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產品,促使產品總銷量上漲,市場份額加大。
北海市回頭客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海鴨蛋加工與銷售企業,2019年4-6月,減稅降費讓該公司少繳了7.27萬元稅款。董事長李言杰表示,“我們立即著手和下游銷售企業商議共同降低產品市場價格,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事實證明,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
4-6月,該公司海鴨蛋銷量增長勢頭明顯,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特別是“6·18年中大促”銷量更是比去年翻了一番。在李言杰看來,減稅降費的意義不僅是企業節省稅費,更多的還在于整個產業鏈價格下降,共同提升競爭優勢,攜手共進,實現共贏齊發展。
減稅降費政策紅利也不斷地從產品生產環節向消費環節傳導,商品價格應聲下降,反哺市場,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產銷連鎖反應激發了新的市場活力。
廣西陸川唐人鐵鍋有限公司出產的“唐人”牌鐵鍋一直廣受好評。得益于減稅降費政策,該公司負責人何汝蓮說,“今年公司將減少增值稅及附加42.54萬元,這對我們小微企業影響非常大。生產成本降低了,我們也相應降低銷售商的進貨價,讓銷售商和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減稅的紅利。”
減稅降費效應體現在商品流通領域,降低商品零售價格,提升居民消費水平,以有效需求帶動市場有效供給,帶動了整體產業鏈的發展。
——分工的“專業化”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底氣
面對減稅降費給企業帶來的資金流,有的企業投入日常經營,擴大經營規模。有的企業主動選擇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做大做強核心技術,培養自身競爭力。
在柳州,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2018年研發費用扣除超過1億元,增值稅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預計今年將減稅2000萬元,公司有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和人才引進中,建立了一條研發、配套、資源集成及品牌建設完整的產業鏈,充分發揮了規模經濟的優勢。
而另一家柳州汽車制造重要企業,擁有“東風乘龍”商用車品牌和“東風風行”乘用車品牌的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財務部謝部長估算,增值稅稅率從16%下調至13%后,2019年該公司將減少1000萬元增值稅。“這1000萬元正好用于新基地核心零部件和新興燃料電池等技術研發,全力打造好‘廣西智慧’精品試點工程。”
汽車行業鏈條發展緊密,增值稅稅率的下調,也帶動了汽車產業上下游如零配件、發動機廠等企業的發展。柳州汽車產業鏈中的不少企業利用此次政策契機,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新一輪的技術革新和轉型升級,促進了整個汽車制造產業鏈良性發展。
廣西光裕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有限公司會計陳秀玲也算了一筆賬:“4月份購進與前3個月等量原材料時,進項額減少了3.4萬元,每個月增值稅也減少1.7萬元。”真金白銀的“減稅賬”成就了該企業生產出更高質能空調壓縮機的自信。
廣西玲瓏輪胎有限公司籌建期投資大,留抵稅款有2億元。今年該公司新增一條生產線,技改成功后將獲得2200萬元的退稅。在這筆資金的幫助下,企業可以進一步加快技術革新,輪胎質量也將進一步提升。
而在南寧,現代化鋁加工大型國有企業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一年的材料采購量約32億元,增值稅稅率下調后,每年僅進項稅額就可以節省約0.96億元,再加上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公司新增8萬噸汽車輕量化鋁合金板帶項目,輻射柳州汽車產業,對汽車產業鏈條缺失的高附加值環節進行“補鏈”。
| 下一頁 |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