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聞網平果5月22日訊(通訊員林 媛)近年來,平果縣堅持突出和發揮農業產業在推進群眾增收和助力脫貧攻堅的核心作用,突出優勢,創新舉措,以“2+12”(2個縣級集中區和12個鄉鎮集中區,每個鄉鎮建一個集中區20個場以上,縣級兩個集中區50個場以上)模式大力推進林下養雞產業發展,切實以項目帶產業、以產業促增收、以增收促脫貧。
創新模式,精準定位。該縣著力打造“政府+龍頭企業+產業脫貧公司+貧困戶”的四位一體"產業經營模式,以林下養雞集中區建設為帶動,全縣整體推進,因戶施策,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戶自主選擇養殖及就近入園原則,全面推廣貧困農戶小規模優質土雞林下養殖,實現產業發展與幫扶貧困戶脫貧無縫接軌,讓困難群眾享受產業發展紅利,實現增收脫貧、共同致富的目標。
整合資金,基礎設施全覆蓋。該縣加大對產業園人力物力投入,完善產業園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該產業園核心區域位于該縣坡造鎮綠德村綠到屯和都陽村三板屯,全縣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6500萬元,產業園覆蓋全縣12個鄉鎮,目前林下養雞產業園建設雞舍完成18萬平方米,已完成場地平整303個,建成雞棚267個,正在搭建30個,已引進雞苗棚數96個,引進雞苗100萬羽。林下養殖集中產業園區建成投產后,年預計出欄肉雞約700萬羽。
授人予漁,技術支持全覆蓋。為降低貧困戶養殖風險,減少損失,組織牧獸、鄉鎮等部門準確摸清培訓對象的基本情況和培訓需求,該縣制定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開展實用性強的職業(工種)培訓。將培訓任務下放到鄉鎮、村屯,在培訓中、培訓后、及時跟進,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保培訓取得實效,養殖戶(公司)養殖技術、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據統計,該縣共舉辦培訓班14期,培訓人員1521人。
聚焦帶動,產業發展全覆蓋。該縣出臺《平果縣林下養雞集中區運營管理方案(試行)》,通過采取代種代養、勞務服務、貧困戶直接參與等多種形式,將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讓貧困戶成為產業項目的參與者、受益者;采取“能人(貧困戶)+合作社+公司”的經營模式,把企業、能人和貧困人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貧困勞動力有就業,貧困戶有收入,做到特色產業全覆蓋。產業園建成后可解決貧困人口近3000人就業問題,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覆蓋全縣12個鄉鎮,54個貧困村,14606戶貧困戶,4萬余貧困人口。
草船借箭,利益聯結全覆蓋。該縣依托林下養雞品牌,著力培育和引入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大型經營主體,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引導農戶發展主導產業,實現“政府扶龍頭、龍頭帶農戶”,通過采取“公司+扶貧對象、合作社+扶貧對象、基地+扶貧對象”等方式,讓貧困戶、散戶與龍頭企業結成生產聯盟,由龍頭企業把分散生產的農民進行有效組織,整體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形成相對穩定、滾動發展的經濟聯合體,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產業園區先后引進廣西富鵬農牧有限公司、平果鳳翔畜禽有限公司、廣西參皇集團、廣西園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田陽鳳香農牧有限公司、南寧市山鳳農牧投資有限公司平果分公司等企業,由公司統一供應雞苗、統一供應飼料、獸藥、統一技術標準、保價回收肉雞,貧困戶只需提供場地、勞力和向公司繳納一定的風險抵押金,按公司指導進行飼養管理,促進養殖管理規范,在市場主體與農戶間形成股份分紅、利潤返還、風險共擔、利益共沾的緊密利益聯結體,讓貧困群眾更好地參與產業發展、更多地受益產業發展,實現市場主體和貧困農戶雙贏,借企業之箭,為養雞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保姆式服務,確保脫貧產業達到預期效果,解決貧困戶市場銷路的后顧之憂。
筑巢引鳳,產業配套全覆蓋。該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設產業園區集中區,從產、供、銷幾方面保障林下雞產業可持續發展,與富鳳集團簽訂了平果縣富鳳特色產業扶貧示范園——種雞繁育示范園建設項目協議。項目位于金沙種畜場那平分場,總投資2.8億元,占地79800平方米,項目建設有雞苗孵化場14800平方米、平果林下土雞文化展示中心1300平方米、林下養雞技術培訓學院2300平方米、飼料加工房6185平方米、畜禽屠宰冷鏈食品加工廠建筑面積6300平方米,水電設施、辦公生產生活區及環保、無害化處理設施等配套完善。項目網邊鄉鎮建設“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林下生態養雞集中區。項目建成達產后,年存欄種雞80萬羽,年產雞苗1.2億羽,年飼料生產加工6萬噸,年新增出欄優質土雞3000多萬羽,日屠宰肉雞3000羽,新增帶動貧困群眾2100戶(10000人)發展林下養雞,實現300多戶貧困戶就業,直接創造1000多人的就業崗位,帶動的2000多戶貧困群眾年均增收8萬元以上。項目的建成,將成輻射帶動全縣林下養雞產業做強做大,成為脫貧奔康的支柱產業之一。